用户名: 密码:   免费注册  忘记密码   泵行业技术、市场
  加入收藏夹 | 客户留言
泵业网
 工作原理 | 泵的选型 | 技术文章 | 样本下载 | 新闻中心 企业新闻 | 展会中心 | 最新展会 | 展会新闻 | 产品动画 隔膜泵专题 | 化工泵专题
 供应信息 | 求购信息 | 代理加盟 厂商名录 | 品牌列表 | 产品中心 | 泵采购商 | 泵工程师 | 企业专访 | 企业招聘 螺杆泵专题 | 计量泵专题
百士吉泵业集团 安徽盛唐泵阀 上海绩优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Xylem公司 格兰富
您当前的位置:泵业网 >>综合新闻>首届全国工程机械行业标准化工作会议召开
首届全国工程机械行业标准化工作会议召开
来源:互联网 点击:1156    发布日期:2014/7/31
 

  2014年7月29日至30日,首届全国工程机械行业标准化工作会议在国家工程机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东花园培训基地成功举办。本次会议由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主办。

  2014年7月29日至30日,首届全国工程机械行业标准化工作会议在国家工程机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东花园培训基地成功举办。本次会议由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主办,国家工程机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承办。

  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会长祁俊、副会长兼秘书长苏子孟、名誉会长、首席顾问韩学松、国家工程机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主任李建友、协会各分支机构、标委会等负责人以及来自徐工、中联、三一、柳工、山推、安叉、杭叉、北方重汽、陕西同力、抚顺永茂、铁建重工、中铁装备、厦工、临工、天水风动、龙工、国机重工、天建、西筑、陕建、天工院等工程机械行业主要制造企业、检测机构、科研院所及行业主要媒体记者共80余人出席本次会议。共同为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加强标准制定和实施要求,以及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提出的加强技术标准体系建设要求,探讨协会标准(含技术法规)今后发展的方向、组织结构、标准体系等一系列相关问题。会议由协会副秘书长王金星主持。

  会长祁俊代表会议主办方致辞,他指出,开展全国范围的工程机械标准化工作是协会近几年一直在推动的工作,一方面协会以及分会参加了涉及工程机械产品的10个标委会,其中有土方机械、建筑施工机械与设备、工业车辆等标委会;另一方面协会于2010年四届二次理事会上通过了《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标准管理办法》,开始了协会标准化工作进程,目前已正式发布二十四项协会标准,还有十余项标准计划正在执行中。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推进,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加强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也提出了加强技术标准体系建设要求;最近,国务院《关于改进和加强标准化工作的意见》征求意见稿中明确提出“注重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培养发展社会团体标准,增加标准有效供给。”;质检总局支树平局长在一次会议中再一次强调将大力发展社会团体标准。在今后标准化体制机制改革中,国家一方面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加强标准化宏观管理和综合协调,尤其要强化强制性标准统一管理,发挥好标准在宏观调控、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作用;另一方面要发挥市场在标准化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能够依靠社会组织和市场机制有效供给标准的领域,培育发展按市场机制运行的社会团体标准。逐步建成强制性标准、推荐性标准和社会团体标准协调配套、符合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需要的新型技术标准体系。

  今天的会议,重点交流工程机械行业标准和涉及的相关技术法规情况,探讨协会标准今后发展的方向,包括如何建立协会标准体系,如何促进标准水平的提高,如何促进标准走向国际。我希望与会代表畅所欲言,建言献策,使行业标准的发展适应市场经济需要并得到贯彻执行,企业是标准工作的核心力量,希望企业积极参与到协会标准的工作中来。

  副会长兼秘书长苏子孟做了《改革体制、创新机制共同推进工程机械行业标准化工作--工程机械行业协会标准化工作全面启动》的专题报告,从工程机械行业标准现状、国务院标准化工作改革方向、社团组织标准化工作全面启动三个方面对工程机械行业标准化建设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他首先介绍了我国工程机械行业的标准分散在6个全国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5个分技术委员会中,另外,在汽车行业还设有“矿用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专用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ISO/TC22),其业务覆盖的部分产品应归类为工程机械中土方机械或以汽车为底盘的起重机、泵车、搅拌车、市政环卫机械等工程机械。随着国家加快标准制修订方针的贯彻,近年来,各标委会制修订标准的工作量很大,全行业目前还有近百项上报待批和计划准备起草或修订的标准。

  据不完全统计,工程机械全行业现行的标准(不包括电梯)共有649项,其中国家标准《GB》307项;行业标准(包括机械行业《JB》、建筑业行业《JG》、汽车行业《QC》、交通行业《JT》)342项。

  行业各标委会近年来在组织起草国标、行标以及国际标准转化工作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改革已进入深水区,标准化工作也将步入改革的深水区,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社会团体标准在这场改革中应运而生。

  2014年1月国家质检总局代国务院起草了《国务院关于改进和加强标准化工作的意见》(征求意见代拟稿),是要通过改革体制、创新机制,建成强制性标准、推荐性标准和社会团体标准协调配套、符合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的新型技术标准体系。文件重点提出了“改革完善强制性标准管理”和“建立健全推荐性标准体系”,同时,对培育发展社会团体标准提出了要求,要“积极稳妥推进联合会、学协会、产业联盟等按照市场需要制定发布社会团体标准。今年5月26日在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举办的2014年中国经济形势报告会上,国家质检总局支树平局长明确提出新型标准化体系--强制性标准、推荐性标准、社会团体标准、企业标准,再一次明确了今后标准化工作改革的方向。

  文件明确定义了社会团体标准是指“依法登记的社会团体组织制定并发布的标准”;提出探索建立第三方评价及政府采信机制、社会团体标准转化为政府标准和政府委托社会团体制定标准的机制;提出加快重点领域标准制定,强化标准有效实施即政府要加强标准制定与实施,促进标准与产业政策、市场准入、行政执法、政府采购等的有效衔接,政府制定法规规章和政策时要积极引用标准;提出要提升标准国际化水平,全面比对我国标准与国际标准、国外先进标准水平,积极转化国际标准,参考借鉴国外先进标准,加快接轨步伐。同时,政府将加快推进标准化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修改工作。

  苏子孟指出,二O一O年协会四届二次理事会正式通过了《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协会标准管理办法》,之后协会开始组织起草协会标准。从2011年起到目前为止,共批准发布了24项标准。随着国家标准化工作下一步改革的不断深入,工程机械行业企业、标委会、研究检测机构、大专院校如何适应,协会在社会团体标准化工作中如何发挥主导作用,这是摆在我们行业面前的重大课题。

  为此,协会重点开展以下几项工作:

  1、协会要全面启动社会团体标准制定工作,各分支机构根据各自特点,系统地组织开展分行业的标准普查,调查、梳理涉及本行业及产品的国标、行标、地标及国际标准,初步建立分行业标准体系和框架,为分支机构组织制定社会团体标准打下良好的基础。建议2015年标准化工作会议前完成。

  2、启动《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协会标准管理办法》修订。根据国家社会团体标准管理办法发布和协会标准管理办法几年来执行情况,广泛征求分支机构、企业、标委会、检测机构、研究院所的意见,在保证标准修订质量的基础上,尽可能简化繁琐的审批过程。

  3、启动“十三五”工程机械行业社会团体标准规划工作。在行业标准普查的基础上,编制行业“十三五”社会团体标准规划,分析现状,确立发展社会团体标准指导思想,建立社会团体标准体系和框架,编制标准数据库,构建国际交流渠道。

  4、在协会标准法规部基础上组建标准化专家委员会,协会标准化专家委员会是协会社会团体标准技术支持机构,负责行业标准化工作总体规划、标准体系建立、年度计划和交叉标准的审查、协调。建议各分支机构按照相应模式组建各分支机构的专家委员会。希望企业、用户、标委会、检测机构、研究院所、大专院校和社会人士,积极参加。

  5、建立协会标准的顶层设计:重点是工程机械全行业安全、环保、健康、舒适、定义、术语、服务、标准;次一层是各主要分行业安全、环保、健康、舒适、定义、术语、服务、节能环保标准;三一级是产品技术标准、试验方法、可靠性试验、验证方法标准;四一级是配套的部件、系统、电气、软件的技术标准、试验方法、可靠性试验、验证方法标准等。此外,应建立与施工工法、土木工程、地质构造相结合的接口标准。

  6、沟通交流国内外标准和法规情况;加强国际交流和沟通;推进国际(国家)标准、法规应用;推动中国标准、认证(CQC认证、3C)、法规境外交流和互认。

  7、成立相关研究小组:法规研究组、施工工法组、尾气排放组、国际法规组、节能技术组、化学物质组、职业技能鉴定组等等,加强标准化工作的横向联系,提高标准化工作的适用性。

  国家培育发展社会团体标准就是为了建立以市场为导向,发挥市场在标准化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提高标准的有效供给。协会及各分支机构应以社会团体标准为抓手,深入开展行业的标准化工作,充分调动行业企业的积极性,充分发挥用户在标准化工作的作用,加强与标委会、检测机构、研究院所和大专院校标准化工作交流,并利用好现有资源,让我们团结起来,共同推动工程机械行业标准化工作走向辉煌,走向世界。

  副秘书长王金星对工程机械定义及类组划分、中国工程机械涉及的技术法规、国际交流情况和关于协会中英文名称及会标的标准起草工作四个方面进行了充分的说明。他指出,凡土石方工程,流动起重装卸工程,人货升降输送工程,市政、环卫及各种建设工程、综合机械化施工以及同上述工程相关的生产过程机械化所应用的机械设备,称为工程机械。工程机械共分为二十大类产品。同时,对“公告”管理和“3C”产品认证、特种设备管理、生产许可证管理、成立法规研究小组等内容进行了讲解。此外,介绍了由AEM美国、CECE欧盟、CCMA中国、CEMA日本、KOCEMA韩国五大国际工程机械协会组织召开的全球工程机械协会联合技术联络会议具体内容,使与会嘉宾受益匪浅。

  副秘书长江琳做了《工程机械行业职业标准(协标)编制思路汇报》的专题报告,报告从工程机械行业职业技能鉴定现状和工程机械行业标准编制思路两个方面进行了讲解。她指出,“机械工业职业技能鉴定工程机械行业分中心”于2006年9月18日成立。分中心宗旨是为了提高工程机械行业技术工人队伍的整体素质,加快行业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和知识技能型人才队伍的培养,改变工程机械行业制造类工种无等级、无专业职业鉴定的局面,构建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体系。分中心设立在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内,授权开展工程机械行业国家职业标准的制、修订;培训大纲、教材及标准题库的编制;组织《国家职业分类大典》99版(工程机械部分)的修订;组织国家及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实施职业技能等级培训和鉴定等工作。目前,经分中心审查批复,行业内具有“工程机械职业技能鉴定资质”的鉴定机构共有43家。

  截至2014年5月底,分中心所属的43个工程机械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已发放了从初级到高级技师5个等级、29个工种的20000多本《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资格证书》。经过数年鉴定工作的积累,工程机械职业资格等级证书在社会中的作用和认可度已逐步显现,其实用性和权威性有了进一步提升。

  近年来,协会组织的工程机械行业各种技能竞赛蓬勃开展,遍地开花。通过竞赛,极大地彰显了“蓝领力量”,传递行业“正能量”,宣传推广了职业技能鉴定活动。历经两次全国工程机械国家级大赛,工程机械行业已有2人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6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授予“全国技术能手”称号,20人获得机械行业“操作技术能手”称号。大赛同时得到了中央电视台等多家媒体的全方位宣传,为行业、企业及员工搭建了成就梦想的舞台。

  江琳在工程机械行业职业标准编制思路中讲到,国家职业标准是实施行业职业培训、技能鉴定的准则和依据,现已发布的工程机械行业国家职业标准有:《工程机械装配与调试工》和《工程机械修理工》。

  2012年,国家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对《国家职业分类大典(99版)》进行十多年来的首次修订,分中心承担了“工程机械部分”的修订工作。在协会的领导下,举全行业和骨干单位专家之力,按照修典工作实施方案,全面系统地开展工程机械行业的修典工作。新版《国家职业大典》将设立工程机械维修工、工程机械装配调试工、工程机械操作工和工程机械商务师4个职业,力求使行业职业的设置更为全面、科学和系统,为行业从业人员按职业、工种实行就业准入提供基础。

  中国石化润滑油有限公司北京研发中心汤涛做了《工程机械润滑剂选用标准介绍》的专题报告,对制定工程机械润滑剂选用标准的背景、国内外情况及制定依据和工程机械润滑剂选用标准简介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汤涛指出,为了规范我国工程机械行业润滑油的选油、用油和换油,充分发挥油品的使用性能,保证设备有效的润滑,降低设备的维护成本,有必要制定工程机械润滑油选用标准。

  标准化工作委员会秘书长李静做了《工程机械协会标准探索》的报告,报告从探索标准化改革、工程机械分支及标准现状、如何定位协会标准、协会标准的管理、标准化工作委员会工作内容、国标及行标计划申报过程及要求六个方面进行了说明,她指出,探索国家标准化改革就是推动在国家层面建立标准化工作协同推进机制;强化强制性标准统一管理,突出部门和地方在标准制定和实施中的主导作用;改进推荐性标准管理,突出推荐性标准的公益属性,提高各级推荐性标准协调性;改革企业标准备案制度,探索建立企业产品、服务标准自我声明和公开制度;培育发展社会团体标准,积极稳妥开展试点。

  2014年全国标准化工作要点是围绕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基础,按照系统管理、重点突破、整体提升的基本要求,改革创新、协同推进;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健全标准化法制,夯实标准化基础;进一步强化标准管理,提高标准质量水平,增强标准实施效益;进一步加强标准体系建设,服务提质增效升级,服务创新驱动发展;进一步推进标准国际化,以中国标准走出去助推中国企业、产业走出去;进一步拓展标准化工作领域,支撑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质量工作委员会秘书长李铁生从标准及法规应用情况、协会标准工作情况介绍、标准制修订计划、对协会标准化工作建议四个方面对报告《国内适用标准情况介绍》进行了详实的说明,他指出,2011年,在我国土方机械行业,由国家工程机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和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三方联合开展土方机械产品CQC标志认证业务(自愿性认证)。共有40余家企业申请,拥有82个申请单元,近200个产品型号,发放了42张证书。说明了CQC标志认证在土方机械领域已取得阶段性成绩,产品质量稳步提升,受到政府有关部门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是政府行政许可项目改革的方向。CQC标志认证作为国际通行的第三方合格评定制度,在转变政府职能,行政许可项目调整时期,为规范土方机械行业发展开辟了新思路和新模式,引导企业自觉提高质量意识和能力。最终实现“一次检验,全球互认”的目标。

  此外,有3项标准已经列入到协会标准制定计划中,分别为厂车防滚翻防碰撞监控与预警系统通用技术条件,土方机械非道路自卸车技术条件,土方机械非道路自卸车试验方法。还有4项标准作为拟开展的项目。

  另外,当前我国的标准体制还不能完全与国际接轨,满足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运作。探索协会标准如何与我国现行标准体制融合与互补,走出一条既符合我国国情,又与国际接轨的路子,这是协会标准化工作面临的重要问题。

  学术工作委员会张金兴做了《工程机械再制造标准及规划构想》的专题报告,从背景资料、国内外情况、标准目标计划(规划)和涉及到的法规四方面进行了仔细的阐述。他指出,再制造是在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较大规模、市场(国内、国际)占有率达到一定比例且国家施工机械化水平较高、产业集中度较高、产品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程度高、信息化发展到一定水平时应运而生的,它需要具有材料、工艺、表面工程技术和现代设计、检测技术的支撑。

  国外以美国、日本和欧洲为代表的工程机械再制造产业,起步早、技术成熟,注重源头管理,已形成规模化生产。

  所以,以着力推广普及工程机械再制造共性实用技术突破口,使共性实用技术真正成为现实生产力;以结构件、中厚板材的再制造技术为特色,解决工程机械行业个性化的迫切需求;以信息化应用技术为切入点,提高再制造企业管理水平和提升市场的信任度;稳步推进表面工程等高新技术的进步,以期提高行业再制造水平。本规划在2015年及《十三五》期间,初步建立工程机械再制造标准体系框架,开展工程机械再制造逆向物流、退役产品评价;基础通用标准升级和完善,以及再制造设计、工艺、检验和评价等进行制修订工作。目的是促进工程机械再制造产业的健康发展,使工程机械后市场服务更为有序和规范,提升工程机械再制造产品在市场上的可信度和美誉度。充分发挥工程机械再制造企业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使再制造标准成为绿色制造、节能减排推动力。

  检测技术工作委员会秘书长王华斌做了《建筑起重机械相关法规及标准介绍》的报告,从通用法律法规文件、制造许可内容、安装改造维修许可内容、检验检测规定细则、使用管理规则、人员管理规则细则、各项标准和安全监控八个方面进行了详实的介绍。

  用户工作委员会秘书长侯宝佳做了《建筑工程施工机械绿色性能指标及评价方法》的专题报告,对《建筑工程施工机械绿色性能指标与评价方法》系列标准、背景资料、国内外情况、标准目标计划和涉及到的技术法规五方面内容进行了讲解,他指出,围绕用户工作委员会开展的服务业务编制相应标准,以利于促进相关工作规范化。自2012年起立项的《绿色施工机械评价标准》,计划2013年完成,推迟到2014年底及以后陆续完成编制工作,新编标准计划逐年完成。

  信息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周贤彪做了《工程机械行业企业信业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的专题报告,周贤彪指出,党的十六大提出: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党的十七大提出:大力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2011年4月,工信部、科技部、财政部、商务部、国资委等五部委下发《关于加快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建立和推广实施工业企业两化融合评估体系和行业评估规范。2009年,工信部首先在纺织等行业启动了两化融合评估工作,2012年又在工程机械等18个行业开展评估工作。2012年协会完成了水平评估的标准并应用该标准实际评估了行业的发展水平,获得工信部高度认可。所以,计划在2014年10月前完成修改稿,在2014年底提交报批稿。要符合工业企业两化融合评估指标体系和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评估规范的要求。

  工程起重机分会副秘书长宋金云从工程起重机行业有关标准方面的介绍、声强法测定噪声源声强云图试验规范、起重机械遥控操作安全要求三个方面做了报告,她指出,对于行业现行标准、行业标准制修订情况、工程起重机行业现状、自2001年以来市场销售总量、100吨及以上汽车起重机2004年以来市场销售总量、国内外情况、标准目标计划、涉及的技术法规等方面进行了说明。宋金云指出,目前我国起重机行业制修订的国标、行标数量突飞猛进,同时加强了与国际标准的接轨,这对提高我国工程起重机技术水平,完善我国起重机标准体系均具有积极意义。

上一条: 黄山屯溪区规上工业增速领跑全市 实现工业增加值9.7亿元
下一条: 平顶山华辰公司完成13座自备抽水泵房检修送电

图片新闻

>>更多
最新资讯
新品速递
昌茂CQB型CQB型氟塑料磁力泵(衬氟)
CQB系列氟塑料磁力驱动泵,采用磁力耦合传动,不存在动密封点,因此 彻底...
昌茂IH不锈钢离心泵IH不锈钢离心泵
质量稳定可靠,广泛应用于城市给排水、石化、制药、食品、轻纺、机械等工业...
热点产品 更多产品 

 


侠飞泵业
服务电话:0086-21-31268091 关于bywchina.com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泵业网
公众号
泵阀产品
采购咨询
泵阀产品
推广咨询
泵业网 版权所有 2023 上海鸿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沪ICP备08026076号-7
免责声明:本网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本公司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如因内容、版权问题需本网停止转载的,请在本网发表之日起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停止转载,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